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曹淑敏日前透露,在ipv6标准化方面,中国紧跟世界步伐,目前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已有超过70项ipv6标准的研究,其中49项已经发布。通过对ipv6标准的确立,我国将结束ip地址匮乏的现状,从ipv4时代向ipv6时代过渡。
据了解,目前我国采用的是第二代互联网ipv4技术,地址总量在40亿左右。过去ipv4的地址量完全可以满足全球互联网用户及整个应用产业链的需求,但随着整个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使ipv4地址资源呈现枯竭态势。为了更好的解决ip地址分配问题,下一代互联网ipv6技术应运而生。
相比ipv4,ipv6的地址容量巨大,其庞大的地址资源能给任何一个物体都能赋予一个ip地址,让其成为互联网的终端,最大限度地推动物联网、泛在网络的发展,从目前的人人交互、人机交互,发展到未来的物物交互。
按照计划,我国ipv6推进将分三步走。其中2011年-2013年为试商用阶段:启动网络和平台支持ipv6的改造,确定网络及业务过渡方案、现网商业化试点,基本具备引入ipv6业务的网络条件;2014-2015年为规模商用阶段:ipv4/ipv6网络和业务共存,网络和平台规模改造,业务逐步迁移,新型应用和用户规模持续扩大;2016-2020年为全面商用阶段:新型应用占据主导,ipv4网络和业务平台逐步退出。
在标准化方面,中国紧跟世界步伐。据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曹淑敏透露,目前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已有致力于超过70项标准的研究,其中49项已经发布,17项正在研究,6项待发布,涉及安全、网络、资源、应用、传输等方面的标准,“尤其是在传输和安全方面有较大创新(ivi,bih/pnat,savi),但在传输和应用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更进一步的突破”。
此前的5月24日,工信部就批准了5项通信行业标准,并于2012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其中发布的yd/t2395-2012《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体系架构》以ietf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国内ipv6相关标准为基础,结合我国运营商网络的具体情况制定,规定了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组网架构及总体技术要求,包括下一代互联网应具备的服务质量保障、网络可靠性、移动性、安全管理等能力要求。从此,我国将结束ip地址匮乏的现状,从ipv4时代向ipv6时代过渡。
网络服务提供商akamai数据显示,在2011年“世界ipv6日”,ipv6地址数量为28万,到今年6月6日的“世界ipv6日”,ipv6地址数量已超过1800万。与之相应的是,ipv6地址的申请数量从2011年的300万激增至2012年的30多亿。
在中国,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26日,三大运营商已完成海量ipv6地址的申请。其中,中国电信获得了4099/32块地址(“块”为国际ipv6地址数量单位,1/32块为2的96次方个地址,大约为7.9乘10的28次方个),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则分别获得了4098/32块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