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两个多月前,被认为当今世界上最像“大白”的人形机器人“pepper”开始发售。这款智能陪护型机器人是由日本软银集团和法国aldebaran robotics公司共同开发,能识别真人的语音和面部表情,并且可以进行对话交流。
同样定位为家庭智能陪护型机器人的“小鱼在家”也于一月份上了京东众筹。它的自我定位不仅仅是一款视频通讯工具或语音助手,而是以陪伴需求为切入点,以音视频为技术基础一系列的还原在身边感觉的体验。
除此之外,国内知名企业新松机器人、科沃斯集团等也都开始致力于服务型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那么服务型机器人能否引来爆发式增长?市场想象空间又有多大呢?
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idl)常务副院长余凯此前接受腾讯科技专访时表示,他理解的人工智能是机器人实现从感知、理解、到决策的一个过程。
比如智能机器人pepper能通过内置的感应器感知人的面部表情和语音语调,理解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然后不断加深理解人的行为,并作出相应的决策。
同时,当大数据遇上云计算技术,服务型机器人能获得海量数据和信息,更智能地工作。比如极飞科技上个月刚推出的智能农业植保无人机产品能更好服务农业。
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彭斌告诉腾讯科技,客户需求的是一整套服务。其无人机调度管理系统具有强大的调度功能,不仅可以根据标准化的工作流程调配人员和物资,对无人机的使用情况进行智能管理,还可以远程监控无人机的运行状况,根据农飞气象站反馈的信息智能匹配作业条件。
生物材料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拉近服务型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距离。去年在日本东京设计师周上,a-lab公司研制的高仿生少女机器人“asuna”,拥有高度逼真的人体肌肤,增强了大家的购买欲望。
日本知名机器人设计师石黑浩(hiroshi ishiguro)在gmic演讲时,演示了“双子替身f 号”拟人化机器人,其外观酷似真人,采用类肤质橡胶制成,可以模拟人类的面部表情,表现出喜悦和忧伤等情感。
石黑浩表示,自己现在应邀参加海外演讲,有时候会直接派geminoid过去演讲,自己可以呆在实验室通过远程操控来完成演讲。
石黑浩向腾讯科技透露,目前的人形机器人通过远程操控让其具备情感,但要实现真正的自主智能化还需要时间。但他认为中国机器人市场是块大蛋糕,相比美国和日本,有更大的增长潜力。
软银集团与法国机器人公司联合推出的智能机器人pepper可能是大家都希望拥有的一个小伙伴,但售价过高,人民币一万多,所以想进入普通家庭还有一段路,目前只是富人的奢侈品。
由本田汽车公司研发数年的机器人阿西莫(asimo),期望成为护理型机器人,但也因高昂成本等原因迟迟未投放市场。
目前市面上市场化比较成功的服务型机器人是irobot公司生产的roomba,一款美国的自动吸尘机器人。roomba可以自主动作,无需人为操作,即可自主自动地清扫房间。总裁海伦?格德纳曾坦言,他们能生产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知道顾客想买什么。他们首先会考虑消费者。
深圳知名创业孵化器hax合伙人benjamin joffe是机器人领域资深投资人,他告诉腾讯科技,服务型机器人市场需求是真实存在的,但要在这个领域创业,至少需要满足下面两个条件中的一个。一是创业者做的机器人产品比现有市面上的优秀十倍;二是机器人产品比现有市面上的产品便宜十倍。
“在中国做硬件,做机器人很容易被人模仿,而过多人投入产生的竞争会将毛利率降下来,我觉得关键是要有产品或技术的独创之处,有个战略性的考量,但中国有不少优秀工程师花时间在me-too products,这个观念可能有待改变。”benjamin说道。
小鱼儿科技创始人兼ceo宋晨枫表示,目前服务型机器人远远没有达到爆发时代,机器人到今天更多的是大家对未来的一个憧憬。真正能够做出所有人在科幻片里看到的那种机器人,或“大白”那样的机器人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
“人工智能机器人一定要围绕用户需求一点点的演化。当我们通过大数据,当我们通过把一件事情做深,一个人群的需求做深,慢慢的会让它变得越来越通人性,慢慢让大家感受到有一个情感。”宋晨枫说道。
服务型机器人这一市场需求巨大,但距离技术成熟仍需要漫长时间。